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淺談小學生合唱能力的有效培育

作者: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天橋嶺第一小學 何麗萍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1-06-13   點擊:

  摘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是當中的重要部分,學生可以從中得到審美興趣的培養(yǎng),對學生以后的健康發(fā)展也具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從中,學生們的集體觀念也會得到建立。但是,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對于音樂的教學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的,對合唱教學的質(zhì)量也存在的影響。本文從實踐出發(fā),探尋當前音樂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積極找到解決辦法,從而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提高合唱教學和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生;合唱能力;培養(yǎng)方法

  引言

  合唱教學很其他學科不同,它需要學生共同完成,學生通過合作,并且之間也要相互信任,漸漸地融合其中,才會展現(xiàn)最好的效果。音樂、演唱以及文學的共同結(jié)晶是合唱藝術(shù),它所展現(xiàn)的魅力也是與眾不同的。在小學的藝術(shù)教育中,合唱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基礎(chǔ)音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在教師對學生進行合唱訓練中,聲音運用是重中之重,同時,還要給學生們灌輸合作意識,不要特立獨行,這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喜愛,還可以幫助學生們培養(yǎng)自我控制的能力,將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更好地表達出來。

  一、氣息控制,科學訓練

  正確的氣息控制對于音樂演唱來說是最重要的,正確的訓練方式,可以將歌曲中真假聲和音色都表現(xiàn)到極致。同時,音量的控制也同樣重要,音量的控制可以通過腹部的感覺來得到,感受體力氣息支點和動力在小腹的感覺,呼氣時的小腹微小,橫膈膜往上,保持吸氣的狀態(tài),下肋在保持擴張的情況下慢慢的收縮,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感受到“氣柱感”的存在,任何的演唱方式都是在不失去“氣柱感”的前提下完成的,對于音量的大小,不是一味靠嗓音,是需要靠隔膜來控制氣息的力度與幅度,從而進行合理的氣息運用,這樣可以是聲音能大也能小,音量是需要合理運用的,“喊歌”的方式是錯誤的。對于訓練學生們的氣息和音量時,教師可以深入到生活之中,從學生們的呼吸習慣出發(fā),慢慢的糾正和教學,對于接受能力較好的同學,可以根據(jù)生活中的具體范例來進行教學,例如聞花香,吹蠟燭等,讓學生從中感受和掌握正確的呼吸技能。一些簡單的體育鍛煉也是教學的一個方法,慢慢的增加學生的肺活量。教學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反復指導和練習可以讓學生們更好掌握合唱的基本技能。

  二、聲音訓練,循序漸進

  對于學生的發(fā)聲練習,教師應該先從柔和的,富有彈性的音節(jié)開始,對于學生的壞習慣要及時糾正,例如喊叫和喉音等習慣。同時,小學生的聲帶還是很脆弱的,發(fā)育還不是很成熟,因此,在教學真假音結(jié)合時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在唱高音時,由于學生的聲帶還是很柔軟,所以,提倡和督促學生在進行高音時使用假音,這也避免了學生的聲帶收到傷害。在教師教學時,往往先以低聲區(qū)為主,同時教學的效果也是很明顯的。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訓練后,學生可以熟練掌握低聲練習的方法后,教師可以更加深層次一些,逐步向高音教學過渡。高音對于聲帶來說,很容易造成緊張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聲音越大呼氣的壓力也會隨之增加,此時學生必須打開喉嚨,抬高軟騰,用半音向上的方法,和“1u、to、lü位”的母音,輕聲高位地尋找頭腔共鳴位置,不斷鞏固、擴大音量。對于高音發(fā)音的音色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一定的圓潤度和明亮度是需要具備的。

  三、有序的音準訓練是有效教學的“核心”

  音樂教學的“核心”就是讓學生可以準確掌握音準,這也決定了合唱質(zhì)量的程度。在進行音準訓練時,老師一定不要只抓速度不抓質(zhì)量,一定不要操之過急,音準都掌握不好的話,任何歌曲都沒有辦法展現(xiàn)到最好,所以教學是應該有計劃,循序漸進的進行指導練習。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相關(guān)的音準練習:最開始應該教會學生辨單音, 之后是旋律音程, 當學生可以基本掌握,達到要求后(全體能進行輕聲演唱, 能準確唱準音高)后, 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對于二聲部的和聲練習可以共同訓練,之后就繼續(xù)進行辨單音和旋律音程的練習。

  四、精心設計教學細節(jié)

  (一)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 將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

  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應該打破傳統(tǒng),讓課堂生動有趣起來,這對于學生的積極情趣可有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對于合唱教學來說,也有促進作用。課堂氛圍是很重要的,讓學生能夠融入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一個“趣”字,讓課堂生動起來,也讓學生感受到合唱的魅力。比如, 教師在教學《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時,這首歌是高山族歌曲,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唱法,不管是對課堂還是學生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同時還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例如讓男生拍手、女生背唱, 之后在進行互換。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學習。對于合唱中的難點可會鼓勵學生進行突破。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quán)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uán)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