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樂器分類 > 民族拉弦樂器 >

革胡-中國民族樂器介紹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革胡,新型拉弦樂器。

本世紀五十年代,上海音樂學院楊雨森(1926―1980)在二胡基礎上吸收其它拉弦樂器特點創(chuàng)制而成。紅木、花梨木制,全長170厘米。琴頭雕刻龍頭,琴桿插入琴筒一側,琴桿表面設弧形指板。琴筒圓形,長37、前口外徑38厘米。蒙蟒皮、馬皮或羊皮。后口置音窗。皮面張力可調。置四軸,張四弦。用大提琴弓拉奏。皮膜不直接承受弦的張力,皮面內側中心設有六足形音柱傳音,琴碼呈扁鏟狀,碼腳與音柱頂銜接,以使皮膜振動范圍擴大。音色圓潤雄厚。定弦C、G、d、a,音域四個八度。

七十年代又研制成圓方筒協振式和全板式革胡。前者協振鼓為膜板結合式,蟒皮后面貼有桐木板,發(fā)音堅實響亮;后者琴筒呈扁甕形,不蒙皮膜,前、后和右側三面設桐木板,通過音柱和杠桿直碼使三板協振,音色淳厚低沉。

演奏時,弓在弦外拉奏,可撥弦彈奏。吸收了二胡、中胡、墜胡、馬頭琴的演奏技巧并有所發(fā)展。在民族樂隊中可代替中胡和低胡。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