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初中音樂教案 >

蘇少版八年級上第六單元《獻給老師的歌》教案及反思

作者:胡馨之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9-04-13   點擊: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歌曲的聆聽和演唱,能用甜美、統(tǒng)一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

  2.了解合唱的有關知識,能夠根據音色進行分辨其演唱形式和曲名。

  3.通過歌曲的學唱,體會老師的辛勞,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之情。

  教學難重點:

  1.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進行簡單的二聲部教唱練習,感受合唱的獨特魅力。

  2.根據音色分辨合唱的演唱形式和曲名。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音樂《我愛老師的目光》

  一、導入:

  1.根據提示猜一猜:

  一塊黑板 大半生的戰(zhàn)場

  一根教鞭 點種桃李滿園

  一杯清茶 淡淡的苦,淡淡的甜

  猜猜這首詩是寫給誰的?你們怎么猜出來的?

  生:老師

  2.聽賞一組歌唱老師的歌(《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我愛米蘭》《飛來的花瓣》)體會對老師的贊美之情。

  二、新歌教授

  1.欣賞歌曲,思考:

  歌曲表達了對老師怎樣的情感?音區(qū)在哪里發(fā)生變化?為什么?

  2.作品介紹

  3.曲式結構 A + B + A

  4.D.C. Fine 從頭反復至Fine處結束

  5.分別學唱兩個樂段

  a.A樂段

  “敬愛的老師” 切分音

  b.B樂段

  第一聲部的教唱

  6.欣賞合唱版B樂段,思考和單聲部有什么不一樣?

  8.零起點合唱,簡單教唱B樂段合唱

  9.完整演唱歌曲,在歌聲中表達對老師的愛戴之情。

  三、想一想,你有沒有難忘的老師,你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四、課堂反饋

  1.分辨切分音

  2.合唱按聲部可以分為( )等形式,同聲合唱可分為( )三種形式,混聲四部合唱有( )四個聲部組成。

  3.聽錄音,根據音色分辨曲名和演唱形式。

  A 童聲合唱 B 混聲合唱 C 男聲合唱 D 女聲合唱

  五、總結

  老師像清泉,澆灌著新芽;老師像漁夫,用知識的航船載過一船又一船的求學者。讓我們用感恩的心感謝老師對我們的付出!

  教 學 反 思

  《獻給老師的歌》是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聲和諧》中的一首合唱曲,這節(jié)課的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用統(tǒng)一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并體會老師的辛勞,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之情。課前讓學生聽賞《我愛老師的目光》,而后一個小謎語直接導出人物——老師!之后聽賞完一組贊美老師的歌曲后學唱《獻給老師的歌》。這首歌曲旋律優(yōu)美,學生學習的興致較高。但書的二聲部對于學生而言比較難,我就作了一個零起點的合唱,簡單加入一些旋律,更好地讓學生完成二聲部的演唱,并體會合唱的魅力所在。在教唱間隙加入了音樂知識的學習。表面上一直在按照我的教學的流程在走,但是在教唱的過程中如果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難點,解決難點還課堂于學生這一點我做得還不是很到位。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注意這一點。還有說出自己與老師之間的故事這個環(huán)節(jié)其實是想讓學生更深地體會師生情誼,跟音樂本身沒有太大關系,以后會多關注一下音樂本身所拓展的內容。在課堂的最后作了一個反饋與總結,學生也都基本可以回答我所設置的反饋內容。整節(jié)課自我感覺整體比較流暢但是亮點不是很多,關注學生的程度不是很深。以后會就這幾個方面努力完善自己。謝謝!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