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初中音樂論文 >

影響初中音樂教學質量的問題及對策

作者:廣東省開平市長沙街道辦事處幕村小學?李琪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24-04-19   點擊:

  摘要:在小學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期間,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音樂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群體進一步實現對于音樂知識的合理理解與有效認知,其對于小學生群體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诖?,隨著教育研究工作的不斷發(fā)展,大批教育工作者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引導下針對如何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活動進行了分析。在本文中,筆者對于影響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為后續(xù)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質量;主要問題;應對策略;優(yōu)化建議;

  近年來,隨著教育研究工作的不斷發(fā)展,大批教育工作者對于音樂教學工作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與解讀,其有效促進了音樂學科教學地位的合理提升。在此期間,音樂教師結合素質教育理念對于如何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活動展開了探索,希望全面促進音樂教育教學模式的持續(xù)拓展和延伸,繼而有效促進新時期我國音樂教學工作綜合水平的持續(xù)提升。

  一、影響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問題

  (一)師生課堂交流機會不足,不利于學生音樂思維的培養(yǎng)

  在小學音樂教學工作開展期間,基于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群體在課堂教學期間的溝通和交流機會相對不足,其不利于學生結合教學活動進一步實現對自身知識自主分析與充分思考,其對于學生音樂思維的培養(yǎng)優(yōu)化造成了影響[1]。與此同時,由于這一問題的存在,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期間往往難以結合相關知識與學生展開討論,其無形中削弱了學生自主學習思考的價值。

  (二)課堂教學活動方式單一,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

  相關調查顯示,在小學音樂教學工作開展期間,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采用的教學活動形式相對較為單一,從而導致教育教學工作存在較強的枯燥性,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诖?,學生在課堂教學期間對于教師的引導缺乏足夠響應,其不利于學生結合教育教學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知識自主探索習慣,對于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三)教學工作缺乏合理反思,不利于課堂教學要點的轉變

  在組織小學生對相應的知識進行探索與學習的過程中,部分音樂教師并不能及時做好對教育教學活動的分析與反思,其不利于教師充分掌握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真實理解水平,進而對后續(xù)教育教學工作的調整與改進造成了一定影響。另一方面,由于這一問題的存在,教師難以結合預期教學目標合理實現對于教學方法的充分調整與改良,其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極為不利。

  二、優(yōu)化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相關策略

  (一)設計課堂教學問題,促進學生教學價值的合理發(fā)揮

  為了促進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持續(xù)優(yōu)化與合理改進,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及時做好對于課堂教學問題的妥善設計,從而有效結合具體問題與學生展開交流與討論,進而促進師生交流互動的充分優(yōu)化,幫助學生群體合理實現對于自身教學價值的有效發(fā)揮。在此期間,大量教學研究資料表明,通過課堂教學問題的積極設計,教師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以問題作為出發(fā)點對于音樂知識進行探索與分析,對于學生音樂知識理解和掌握水平的優(yōu)化至關重要[2]。例如,在引導學生欣賞《快樂的一天》這一樂曲時,通過積極做好對于歌曲的合理分析與解讀,教師可以在教學期間提出如下問題:“同學們,大家認為這首音樂作品分為幾部分?”“在這首作品中,大家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通過結合相關內容與學生展開交流與討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群體合理實現對于教學工作的積極參與,其有助于促進生本化課堂的持續(xù)構建,對于學生音樂能力的拓展至關重要。

  (二)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模式,合理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

  從教學工作的角度來看,為了推動音樂教學工作水平,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音樂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拓展,從而有效促進音樂教學路徑的合理豐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探索氛圍[3]。在此過程中,通過結合相關知識點與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教師可以在特定情境中引導學生結合實踐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知識自主探索習慣,有利于促進學生音樂學科綜合素養(yǎng)的充分提升。例如,在引導學生學唱《那達慕之歌》一課時,通過結合網絡資源對于那達慕大會進行展示,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結合視頻更好地實現對于那達慕之歌歌詞的有效認知,從而在特定的情境中幫助學生充分感悟音樂藝術的魅力,其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探索熱情。

  (三)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依據學情調整教學工作側重點

  對于小學音樂教師而言,為了促進教學質量的持續(xù)提升與合理拓展,教師在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同時應注意做好對于學生課堂表現的點評和關注,從而依據學情有效實現對于教學工作側重點的科學調整,以便確保教學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在這一問題上,研究人員指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有利于幫助教師對教學工作進行積極調整與合理轉換,其對于教育教學工作的充分優(yōu)化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4]。例如,在引導學生欣賞《唱臉譜》一課時,通過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并分析其對不同教學活動的響應度,教師可以有效實現對于教學內容的合理調整。與此同時,通過針對學生在課堂教學期間對相關問題給出的答案進行點評,教師可以及時指出學生專業(yè)知識學習期間存在的理解誤區(qū)并加以糾正,其有助于學生音樂基礎知識框架的構建與完善。

  總的來看,在小學音樂教學工作開展期間,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師教學思想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單一以及教學評價力度薄弱等三大方面[5]?;诖?,為了促進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充分拓展與持續(xù)優(yōu)化,教育工作者應結合具體問題制定相應的優(yōu)化方案和解決策略并積極加以實施,以便促進教學工作綜合水平的合理拓展。相信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綜合質量一定會得到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段吉峰.淺談小學音樂教學與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有機整合[J].學周刊,2022,2(2):152-153.

  [2]趙健美.探究在教學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科學咨詢,2022(8):191-193.

  [3]徐媛.漸進式教學在小學音樂課中的實踐與思考——以三拍子歌曲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22(6):68-70.

  [4]楊麗.小學音樂課堂新教學方法研析討論[J].科學咨詢,2022(6):210-213.

  [5]謝國剛.小學音樂課堂情境教學的重要性及實踐策略[J].教育藝術,2022(6):79.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