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法研究 > 高中音樂教法 >

音樂鑒賞從聆聽開始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8   點擊:

摘自:《江蘇省高郵中學》

音樂鑒賞是以具體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的方式及其他輔助手段來體驗和領悟音樂,從而得到精神愉悅的一種審美活動。《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的“音樂鑒賞”模塊要求學生通過聆聽豐富多彩的音樂,體驗音樂的美,享受欣賞音樂的樂趣,培養(yǎng)學習音樂的興趣,養(yǎng)成聽賞音樂的習慣,提高鑒賞音樂的能力。

一、學會聆聽,培養(yǎng)音樂的耳朵。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傳入人的耳膜,刺激大腦中樞神經(jīng),能夠使人體分泌多種有益的生化物質,從而達到凈化心靈,陶冶性情的作用。按理說,人只要有健全的聽覺,就能夠聽音樂,但人僅有健全的聽覺,卻不一定能聽懂音樂?!靶?a href=http://www.shangwufuwu.com.cn/kegaizhuanti/list0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課標”指出,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音樂文化素養(yǎng)的核心,是培養(yǎng)“音樂的耳朵”。古人云“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如果想通過聆聽深刻感受、體驗、理解音樂,就需要具備“音樂的耳朵”。

“音樂的耳朵”是要通過培養(yǎng)訓練才能獲得的。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要通過大量的音樂聽賞,逐步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音樂各要素豐富的表現(xiàn)功能。以聲樂作品為例:只有讓學生了解了各種演唱形式和各聲部的功能特點等基礎知識以后,他們才更能體會合唱作品和聲的豐富、男聲與女聲音色的區(qū)別、重唱與獨唱表現(xiàn)力的不同……。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便會逐步具備了“音樂的耳朵”,為進一步鑒賞音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聆聽音樂,充分發(fā)揮想象力。

豐富的想象力是欣賞音樂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音樂藝術是非語義性和非具象性的,聽賞者應結合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去體會樂曲的意境和情感。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鼓勵學生自由聯(lián)想,大膽想象,用“音樂的耳朵”感受和理解不同情境的音樂作品。

對一部音樂作品的理解本不應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在組織學生聽賞一部音樂作品時,更應當鼓勵他們根據(jù)所聽音樂和自己的生活體驗展開想象。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更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聆聽和想象加深對音樂的理解。例如,在聽賞樂曲《苗嶺的早晨》時,眾多學生根據(jù)音樂形象,很自然地會聯(lián)想出不同的早晨的景象,如鳥鳴、炊煙、晨霧……。這樣的引導和啟發(fā),就能更好地運用想象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所要表現(xiàn)的思想內涵。

三、反復聆聽,充分發(fā)揮通感作用

通感是人體不同器官之間的相互聯(lián)通。人類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種感官表面上互不干擾,實際上卻相互感通。我們經(jīng)常會在欣賞一幅花鳥畫的時候,仿佛聞到了花香,聽到了鳥叫,在聽賞一首抒情曲時,仿佛看到了青山綠水的景象,這都是通感在起的作用。白居易的《畫竹歌》中“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韓愈的《聽穎師彈琴》中“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也都說明了這一點,充分地運用好通感作用,將有利于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

在欣賞教學中,有許多老師都很好地運用了通感的作用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比如:用一幅名畫來引導啟發(fā)學生理解一部音樂所描繪的意境;讓學生敲擊一組節(jié)奏來感受樂曲所描繪的氣氛;或者要求學生根據(jù)所聽到的音樂自己編創(chuàng)和表演舞蹈等等。這些手段的使用,往往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發(fā)揮各個感官之間的通感作用,發(fā)展他們的藝術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音樂。

總之,一切對音樂的感悟從聆聽開始。美國的艾倫-科普蘭說:“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在音樂鑒賞的實際教學中,最重要的莫過于反復地聆聽。不僅要聽,而且要會聽;不僅要聽本民族的,而且要聽世界各民族的;不僅要聽一種音樂,而且要聽各種類型和風格的音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給他們一副“音樂的耳朵”,讓他們的心靈與音樂息息相通。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