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皮影戲 >

“老腔”的形成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老腔的形成說法

與西漢時的京師糧倉和槽運有關。是槽運船工的號子聲衍化而來的。

自湖北老河口傳來的。老腔現存的最早劇本是乾隆十年的遺物,至今有二百五十多年了。據老腔藝人張全生講,傳說在明代中期,有個叫孟兒的人,從湖北老河口來到泉店鎮(zhèn),以賣唱為生。當地有個張氏大戶,經常請他到家里說唱,耳濡目染,張家的子弟也 就學會了。后來,他們又增加了樂器,購置了戲箱。將說唱搬上了皮影舞臺,逐漸形成了老腔劇種,長期在張家自演自樂,成了家戲。以后隨著該劇在群眾文化生活中影響的擴大,才逐漸轉化為營業(yè)性的戲班了。據一些老藝人的口頭相襲、張家曾經有九個出名的班社,已傳了五代人。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