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學音樂三上《媽媽的心》教學反思
《媽媽的心》是人音版五冊第五課的一首充滿童稚、樸實無華的贊美祖^***親的歌曲。在進行這首歌曲的教學時,我首次嘗試了用詩歌朗讀的辦法進行導入,選擇了合適的背景音樂,讓學生起來朗誦。剛開始很多學生特別害羞,但是音樂一響起,全體學生都安靜了下來,在一定氛圍的感受下,表現(xiàn)欲望亦然旺盛,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或樂于與他人合作溝通共同完成朗誦。因此良好的課堂氛圍也悄然形成,為下面歌曲的學習做好的鋪墊。
在本節(jié)教學過程中,在導入部分,我用一段閱兵式的片段做引子,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自豪感,這樣的情緒培養(yǎng)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一直都不斷的提出來。同時,在聆聽歌曲的過程中把有效地聆聽、感知放在第一位,讓學生在聆聽過程中,加入律動。只有對歌曲有了整體認識,在后面的教學過程才能有效、積極地進行。
整首歌曲的學習相對順利,歌曲旋律優(yōu)美,許多學生都非常樂意學唱,在歌曲最后一句的學習上,有點困難。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重難點,首先是空拍的處理,我教學生邊拍手邊唱,但是很多學生往往拍手和唱不能很好的合上,于是我又讓他們把前面的八分音符用“空”讀出來,這次雖然好一些,但仍有一部分學生不能領(lǐng)會這個八分休止符到底怎么運用,所以教學效果一直不甚理想。我想起了前幾天在河南省小學音樂課教學評比活動上,老師在公開課上處理空拍的方法,在空拍處,讓學生點頭來學唱,即“點頭不唱抬頭唱”,于是我效仿這個方法進行指導練習,果然學生們領(lǐng)會的很快,也調(diào)動起了大部分學生的興趣,八分休止符的難點迎刃而解。
這不禁讓我反思,在小學音樂的教育中,我還是應(yīng)該繼續(xù)俯下身子,讓自己成為一個小學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怎樣才能把這些枯燥的樂理常識交給他們,讓孩子在“玩中學”,我想這應(yīng)該是我以后乃至整個教學生涯中都要不斷思考和改進的地方。